放射科 朱輝*
女本柔弱,為母則剛。母愛的偉大,,無須贅述,。醫(yī)院作為見證從出生到死亡整個過程的地方,是最能體現(xiàn)人間冷暖的地方,,也是演繹生死離別最真實的場景,。母親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:賦予新生兒生命,陪伴生病的子女,,為了子女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,,卻沒有任何怨言。在生病的子女面前,,他們是柔弱的,,渺小的,卻又是堅強的,,偉大的,,她們迷茫而又堅毅的眼神中只透露著一件事情: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好好地活著,哪怕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,。
2015年附一院介入科進修時遇到的一個母親和孩子的故事,,讓我深深體會了母愛的偉大和堅強。小艾是個文靜瘦弱的女孩,,只有18歲,,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,她的母親用輪椅推著她走到護士站,,她安靜的坐在輪椅上,,眼神里沒有任何的色彩,輪椅的手把上掛著一大袋的影像資料,。護士站的老師們很熱情的和她們打招呼,,看來又是個“老熟人”,我作為床位醫(yī)生,,將她們帶進了病房,,開始了常規(guī)的詢問病史的任務(wù)。
原來,,小艾前幾天剛出院,,這是第N次入住介入科病房了,,她的媽媽偷偷跟我說,小艾患有輕度抑郁癥,,一年前的某天,,她偷偷喝下了一杯滾燙的開水導(dǎo)致食管嚴重燙傷,愈合后整個食管瘢痕形成,,導(dǎo)致食管狹窄,,開始出現(xiàn)進食梗阻癥狀,先后于多家醫(yī)院就診效果甚微,,母親為了陪著她防止她再次想不開和方便就診,,辭掉了自己的工作整天陪在小艾身邊,只剩下父親一個人在工地上打工,,養(yǎng)活一家人和支付醫(yī)療費用,。最后她們經(jīng)介紹來到了介入科,科室的主任針對小艾的情況進行了食道擴張,,剛開始幾次效果比較明顯但隨著瘢痕的持續(xù)增生,,效果越來越差,后來主任們又針對小艾的情況量身定制了一個食道支架,,支架放置很成功,。開始一段時間小艾的媽媽看到了希望,說到這的時候她的眼睛里出現(xiàn)了轉(zhuǎn)瞬即逝的光芒,,不過好景不長,,一段時間后由于瘢痕的原因食管失去了原有的彈性,支架發(fā)生了移位,,這時她的眼神暗淡了下去,。小艾的媽媽說之后的一段時間她們隔斷時間就會來介入科一趟,支架移位了,,就叫主任幫忙調(diào)整位置,,支架脫落了,就叫主任幫忙重新放置,,這次支架又脫落了,,說著從身邊的包里拿出了一個透明的礦泉水瓶子,里面泡著一個金屬的食道支架,。我接過支架,,余光瞥到了她眼角的淚水,臉上更是一種無可奈何,。
她輕輕地啜泣著:我女兒受了這么多的罪,,她卻沒有任何的怨言,一個小姑娘默默地承受著,,從來不說痛和苦,,我寧愿換成我代替她去受罪,,希望還她一個完美的,沒有痛苦的人生,,希望她能好好的活著。說完擦了擦臉上的淚痕,。這時小艾叫了聲媽媽,,她迅速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表情,微笑著轉(zhuǎn)過身坐在病床邊,,一手握著小艾的手,,一手撫摸著小艾的長發(fā),充滿著暖暖的愛意,。
我緩緩的轉(zhuǎn)過身走出了病房,,不經(jīng)意間眼角兩行眼淚從臉龐上滑了下來。當天幫小艾做了相關(guān)的術(shù)前檢查,,第二天就重新幫她放置了支架,,術(shù)后查房的時候,瘦弱的小艾躺在病床上安靜的睡著,,她的媽媽坐在床邊握著她的雙手,,雙眼始終沒有離開,眼神里滿滿的關(guān)愛,。我想她寧愿現(xiàn)在躺在病床上的是她自己吧,。
幾天后小艾順利出院,她的媽媽推著她特意來到辦公室謝謝我對她們的照顧,。后來她們又來了兩次,,都是因為支架移位,還是我這個床位醫(yī)生接待了她們,,小艾還是那樣的瘦弱,,文靜,沒有多余的語言,,而她媽媽還是那樣的無微不至的照顧著,,堅強和關(guān)愛的眼神始終沒有變過。再后來我進修結(jié)束,,也不知道她們有沒有再來,,真心希望小艾能夠好好的活下去,為了她媽媽的堅強,,為了她媽媽的不放棄,,為了她媽媽無微不至的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