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透中心 陸衛(wèi)芬
何連根是我科在2009-09-01科室開張收的第一例血透病人,,之前是在本市一家三級醫(yī)院有三年透齡的老病人,而且原從事赤腳醫(yī)生工作,,可謂是與我們同行關系,。在我院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103個月(合計8年7個月)。生命的句號是畫在2018-04-16 14:00,。老何平時的透析治療方案更改都滲透著患者的知情,、討論、參與的模式,,病情的點滴變化也令患者心中一清二楚,;當然生命后期9個月家屬陪伴透析時的所見所聞,也讓醫(yī)患之間的心靈“零”距離,。如何面對患者生命的最后一刻,,似乎彼此心照不宣——最大化地減輕患者痛苦。
老何是本月9號因“右丘腦出血破入腦室”入住神經(jīng)外科治療,,可患者食納前三天就很少,,后四天幾乎未進食,超高的血壓在藥物控制下終于落在適當?shù)姆秶�,,可患者不會吞咽食物,,包括水;不能咳嗽,,有痰液靠中心負壓吸痰,。吸痰時無聲的痛苦抗拒、雙腳掙扎碾轉(zhuǎn)床墊的模樣,,家屬時刻難忘,。所以當2018-04-16 13:50老何透析治療1小時突然出現(xiàn)不可逆的低血壓,,以致回血回水升壓藥都提不高血壓時,,患者家屬立馬提出停止進一步搶救,讓老何安詳?shù)仉x開,,因為患者的身體狀況家屬清清楚楚,;患者對面臨死亡的心態(tài)、愿望也有囑托。就這樣,,老何脫離了血透,,離開了我們,到不再需要伴隨維持性透析的天國去了,。
在老何整個8年7個月的透析時間段里,,溝通交流無處不在。是溝通打開了醫(yī)患彼此的胸懷,,是溝通清除了醫(yī)患路途上的磕磕絆絆,,是溝通建立了面對死亡的共同達識。溝通,,魅力無窮,!